查看原文
其他

北京9天确诊46例,奥密克戎德尔塔双毒流行,如何安度冬奥春节?

张洪涛 CC情报局 2022-03-15

文/张洪涛   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,凤凰网《肿瘤情报局》特约专家

核心提要:

1.2022年1月15日以来,北京已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39例,其中包含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两条传染链。虽然北京有两种毒株的传染链,但是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已经基本被控制住。目前继续发现的,主要是德尔塔毒株感染的病例。

2.春节前后,北京不仅面临着本土流行的两种毒株的压力,还有冬奥会入境人员中阳性病例所带来的输入压力。1月23日,据官方数据通报,涉奥入境人员中总共有72名感染者,阳性比例为2.8%。

3.根据北京冬奥会防疫政策时间表,北京已经进入了“冬奥会赛时”阶段。尽管面临着疫情输入的压力,采取“熔断参赛资格”的做法对涉奥入境人员阳性的问题进行一刀切是不现实的。

4.虽然寒冷的天气不利于疫情的控制,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也更强,但北京建立起严格的闭环管理制度,相信冬奥会带来的疫情风险仍然是可控的。北京依旧可以过春节、办冬奥。

北京9天确诊46例本土感染,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双毒流行 

1月21日,中国内地报告了23例本土确诊病例,为近日来病例数最少的一天。这其中有10个病例在北京,北京已成为新增病例数最多的地区。

1月22日,中国内地报告了19例本土确诊病例,病例数继续减少。这其中有9个病例在北京,北京还是新增病例数最多的地区。

1月23日,中国内地报告了18例本土确诊病例,其中有6个病例在北京,虽然北京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在继续减少,但仍居榜首。

自1月15日以来,北京已累计确诊39例,其中确诊病例30例,无症状感染9例。目前初步判断,北京这次有两个不同的感染来源:

“国际邮件”奥密克戎传染链, 6例感染者

冷库工作人员德尔塔传染链,40例感染者(包括1例来京就医患者陪护人员)

虽然北京有两种毒株的传染链,但是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已经基本被控制住,1月22日虽然还报道了1例确诊病例,但此人是先前病例的密切接触者,自1月18日已被集中隔离。目前继续发现的,主要是德尔塔毒株感染的病例。

不仅如此,北京丰台区冷库传染链,还外溢到了其他省市。23日,山东济南的两名确诊病例,是长途货运司机,属于丰台冷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;山东聊城和山西大同共报道2名阳性感染者,都是丰台冷库的工作人员,河北发现的两名感染者,也是自京返乡人员。这些人本来是要返乡过年的,现在只能在医院里过一个不寻常的年。

出现了冷库传染链的丰台区,于23日开始全员核酸检测,丰台区全域也确定为防范区。

冬奥会入境人员阳性72例,北京面临内外疫情双重压力

在春节之前,以及在春节之后,北京所面临的疫情压力,除了本土流行的两种毒株,还有冬奥会入境人员中阳性病例所带来的输入压力。

1月23日,北京冬奥组委通报了1月4日至1月22日冬奥防疫情况,机场入境涉奥人员总数累计2586人,其中运动员及随队官员171人,其他利益相关方2415人。经海关检测后,复检阳性39人,均来自其他利益相关方。在进入闭环管理之后,闭环内核酸检测总共进行了336421次,其中运动员及随队官员175次,其他利益相关方336246次,经过复检确定的阳性共有33人,均来自其他利益相关方。

这两部份的数字累加起来,涉奥入境人员中总共有72名感染者,阳性比例为2.8%。

据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、秘书长韩子荣介绍,闭环内来华涉奥人员和国内直接服务外方的工作人员,需要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,在闭环内酒店或冬奥村集中住宿,不得与闭环外人员以及社会面接触。图为运动员意外受伤急诊演练现场。

为了减少疫情的输入,北京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国际航班入境。北京虽然有国际机场,但是自新冠疫情以来,大部分仍然在执飞的国际航班,或者先要到天津等地入境,或者在旅客入境之后,会直接先到天津等地隔离,隔离完21天,才能入京。

这些措施,确实减少了北京的疫情风险,但因为新冠病毒的无孔不入,北京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疫情,而且出现疫情的时间点,正好是冬奥会将要召开的时候。而涉奥人员输入的疫情,也给北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。

因为疫情,北京已经对冬奥会的观众进行了限制,之前已经明确表示不对国际观众售票。其实即便是售了票,因为没有开放国际航班入境,国际观众还是无法到现场观看。有消息表明,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,即便是国内的观众,也不可能自由到现场观看,需要接受比较频繁的核酸检测,也需要某种程度的闭环管理。

然而很多人焦虑的是,面对着内外疫情压力,北京是否能安度春节和冬奥?

面临冬奥输入压力,是否需要“熔断参赛资格”? 

中国进入春运时刻,面对着各地出现的疫情,很多人已经接受了“就地过年”这个现实,虽然对一些人来说,这已经是第三个就地过年的年头。

也正是因为有疫情,不管是不是过年,“非必要,不旅行”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。但是,一件事是否“必要”?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标准。

比如说冬奥会,对于某些人来说,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,根本没有必要召开。但是,从国家的角度来看,这却是有必要的。

今年的冬奥会将在2月4日至20日于北京举行,之后还有冬残奥会。中国承办的这届冬奥会,不可能因为疫情而取消,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,因为严防死守,中国并不存在严重的疫情。北京采取的措施,是闭环管理。根据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》,除非有医学豁免,所有涉奥人员,如果来中国14天前已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,可免除集中隔离,但从入境到离境的所有时间,需要实行全流程、全封闭、点对点的闭环管理。

根据北京冬奥会防疫政策时间表, 1月4日至22日为“赛前”阶段,1月23日至2月23日为“冬奥会赛时”阶段,2月24日至3月16日为“冬残奥会赛时”阶段,3月16日之后为“赛后”阶段。目前,已经进入了“冬奥会赛时”阶段。

冬奥组委通报的涉奥感染人数,是“赛前”阶段的情况。针对国际航班输入阳性病例的情况,中国有“熔断”航班的机制,如果一趟航班输入的阳性人数超过一定数目,该航班就会被熔断。涉奥人员的阳性比例达到了2.8%,是否也可以引入“熔断”机制呢?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代表团输入阳性人数太多,就停止该国涉奥人员的入境?

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冬奥会四年一次,运动员一生中没有几次参加比赛的机会,如果因为熔断而失去参赛,那么冬奥会就没法提供一个公平的竞技机会。

即便是航班的“熔断”机制,也只是中方不得不采取的措施,不见得就是一个国际认可的措施。因为“熔断”的航班太多,美国已经做出了反制,宣布要停航44班中方的航班。“熔断”和反制的结果,就是航班的全面停航,这可能是一些人希望看到的,但却是“必要”旅行的人不愿意看到的。

如果对参赛“熔断”,同样也会引出各种问题,最后导致的就是很多运动员无法参加比赛,让冬奥会失去召开的意义。所以,对于涉奥阳性的问题,不能一刀切。

即便是检出阳性的涉奥人员,也需要具体分析。由于核酸检测有假阴性问题,已经被感染的人完全有可能在乘机前出现阴性的检测结果。另一方面,之前没有感染的人,在旅行过程中,也会有感染的可能。

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,东京顶着疫情举办了东京奥运会。随着奥运会的召开,疫情确实进一步变得严重,但是在奥运会之后,疫情也迅速消退了。

东京新冠感染确诊人数

虽然寒冷的天气不利于疫情的控制,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也更强,但北京有着比东京更严格的管理措施,相信冬奥会带来的疫情风险仍然是可控的。

面对奥密克戎、德尔塔双毒株在本土的传染,北京如何应对“物传人”? 

北京这次本土的疫情有个特点,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,源头疑似都是“物传人”。海淀区的首例感染者,近期没有外地旅行史,也没有病例接触史,但是接收过来自加拿大的国际信件,且这份信件也被发现有病毒污染。而冷库的工作人员,则有机会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冷冻货物。

北京奥密克戎传染链的源头是不是国际信件?1月17日,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,有关部门的发言人只是说,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”,并没有确认。但是,对于很多吃瓜群众来说,这就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情了。

很多找不到源头的疫情,都怀疑是“物传人”。在一些人的认知中,好像“物传人”变成了一个新事物,比“人传人”还危险。虽然之前已经有不少冷库工作人员感染的先例,但是如今接触非冷冻保存的邮件也能被感染,是不是表明病毒的生存力又提高了一个级别?

对此,国家卫健委特意表态了。在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,经专家研判认为,“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,有待进一步研究,带来的疫情防控的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。从全球研究和防控的实践来看,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,有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,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。

具体说这次北京本土疫情的“冷库传染链”,被污染的冷冻货物所导致的“物传人”,可能性确实比常温信件的“物传人”大得多,因为之前在青岛码头装卸冷冻货物表面,检查到了活病毒,而装卸货物的工人也发生了感染。但即便冷冻货物是丰台区冷库传染链的感染源,不是说传染链上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被“物传人”,真正导致疫情爆发的,是之后的“人传人”。2020年2月23日,正是因为确认武汉出现了“人传人”的病毒,才导致了武汉封城。

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导致传染,这一直被认为是新冠传染的一个途径,但随着病毒离开感染者的时间增长,病毒会逐渐死亡,只有在低温的状态下,病毒能够有较长的存活期。因为了解相关的风险,目前的国际快递在投递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杀,但是很显然,一般的消杀无法杀死货物内部、信纸上的病毒。是否能通过高温消毒?可能性有待探讨,但成本肯定会增加。

针对信件传染病毒的风险,北京市疾控中心于1月22日发布了《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国际邮件快件疫情防控技术指引(第一版)》。根据指引,收到国际邮件快件后,拆件尽量在户外进行,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;如需拿回家中,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%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。如果收件人在接触国际邮件快件14天内如出现发热、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。主动进行核酸检测,结果阴性后方可返回工作岗位。

这个指引,应该是目前针对可能的风险能进行的合理操作。我们不可能因为国际上还有疫情,就停止国际邮件和快递,或者说先对快件、快递进行“14+7”入境隔离。当然,在一些地方,针对快递的接收,也有更严格的防疫措施,有人在接收快件之后,健康码就变黄了,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才能转绿。

从目前的情况看,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,新冠病毒很难从地球上消失,我们只能与病毒持久战,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完全消除病毒,不但很难实现,而且过度防疫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次生伤害。从另外一个角度,即便小概率的感染事件发生了,如果我们能保持高效的检出机制,也能及时中断传染链,控制疫情。

北京冬奥会新闻中心问询处。

虽然有病毒存在,但不能也不会妨碍北京过春节、办冬奥!

“与病毒共存”,这个词已经被妖魔化了,成了向病毒投降的代名词。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,在春节到来之际,北京不能清零涉奥输入阳性,也可能无法清零本土疫情。与病毒共生,是大概率事件。

虽然我们无法容忍病毒,但我们唯一能做的,只能是限制住病毒的传播。

1月22日晚,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举行第二次带妆彩排。这次彩排是全流程、全要素演练,释放了烟花,绚烂焰火也点亮了“鸟巢”夜空。

几个小时后,丰台区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,划定了新的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范围,养老等特殊机构场所进行封闭管理。

为什么同一个城市,有的地区因为疫情在管控,但另一个地区,却可以在为冬奥放焰火?这听上去有点魔幻,也有的人觉得不可思议,但是,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几年不得不选择的生活模式,只要病毒的伤害能控制住,那么我们该怎么生活,还得怎么生活。

与病毒对练了两年的中国,已经可以做到精准抗疫,可以将中风险区限定到20平米,可以尽量让大多数人,不受疫情的烦扰。如今北京一天只有个位数的确诊,更不会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与冬奥会带来困扰。

可以预见,2月1日,北京将迎来疫情后的第三个春节。2月4日,北京将会顺利举办冬奥会。

北京加油!北京平安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